驻冀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会前视察: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
《河北日报》2023年02月20日01版刊发《驻冀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会前视察 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一文。
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在今天的视察中我发现,很多企业生产规模都比较大,但我们更关心的是目前这些企业技术研发情况怎么样,这决定着它们将来能走多远。”2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驻冀全国人大代表,就雄安新区建设、数字经济、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美丽乡村建设和法院、检察院相关工作进行集中视察。在邢台市,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杨保新对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情况的发言,引起在场代表的讨论。
目前,我省共有291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其中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覆盖74个县(市、区)。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关系着我省经济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强化科技创新必不可少。”杨保新认为,提升县域传统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需要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打造一批高质量人才队伍,“这离不开政策支持,也需要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自身努力。”
“提升县域经济的实力,应该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交流中,全国人大代表,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宁小五结合自身体会说,“我们村有线缆制造相关企业200余家,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一条集原料采购、加工制造、物流销售的产业链,80多家‘小作坊’孵化成了规模企业。”
在视察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卫对各地产业链条建设格外关注。
“在南和,无论是宠物食品产业,还是挂面产业,都有相应的配套企业支撑。”李建卫认为,应该进一步鼓励、支持县域特色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集群效应。
在座谈中,代表们了解到,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或法治意识欠缺,留下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容易引发纠纷。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法律帮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打通中小企业法律帮扶‘最后一公里’,可增强企业家一心一意抓创新、谋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律师、主任齐秀敏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对县域企业创新发展的法律扶持,增强“法律进企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代表们还建议,进一步引导创新资源向特色产业集聚,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出台的系列稳经济措施,切实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招工引才、资金支撑等方面的难点痛点。